Wednesday, June 23, 2010

愛是一門藝術

剛開始的時候, 其實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是愛, 令人變得勇而無懼
是愛, 令人變得失去常性






也許在生命結束時, 故事也會停止.


FOCUS 現代人如何找回失落的情?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

情的顛倒──情的氾濫與盲目亂擲,非但已成為社會的常見現象,更嚴重的是:由上至下,根本無人醒覺這種不健康的情將傷害生命、傷害自己,進而傷害別人、傷害社會、傷害未來世代。只要打開報紙、傳媒,每天都有 情殺、仇殺、強姦、亂倫、禁錮、吸毒、集體瘋狂的案件發生,連青少年也不免。如果翻翻數字,你更會為這些案件的急速增加而吃驚。


這是情的顛倒、情的混雜與情的錯認;以愛之名,進行暴亂,結果肆虐的不是情,而是自私的愛欲與貪念。


事情已經非常嚴重,但社會就是束手無策:教育界束手無策、家長束手無策、政府束手無策、文化界、學術界人士也束手無策;也許只有部分傳媒和政黨「歡迎」這些消息,因為增加了題材和攻擊執政者的彈藥,可以大加「炒作」。這是在傷口上撒鹽,更加撕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貪念一起,令人發狂

人為甚麼會變得這樣狠?就是因為此中根本不是情,而是利益:貪念一起,令人發狂。這涉及現實人性、生存本能,如佛洛依德所說的生本能、死本能、愛欲本能。愛欲包括飲食、休息、生殖、娛樂等的追求和滿足。為了達到這些目的,人類發展出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和文化活動,而其秘訣就是懂得使用工具理性。以理性為工具,最後獲得本能上的滿足。若在過程中理性的運用不得其法,或構作出來的體系障礙了愛欲的追求,人自然會要求變革或文明的改造。這也就是後期法蘭克福學派所持的基本立場;雖有其積極性,但由於其本源始終是生物性的、本能性的快樂原則,這便無法突破它的個人主義。幸福始終以個人的感受為依歸,最後將導致文明的倒退。


情哪裏有位置?


現在我們已看清楚了這一個事實:現代社會在肯定愛欲本能的同時,還給予它美麗的包裝,即以基本人權來賦予它以合法的、甚至是神聖的地位,於是愛欲可以堂而皇之的使用工具理性來開拓它的地盤,知識、技術完全為它所用。在歷史進程上,講究生產力的社會進一步發展為搶先霸佔資源、打擊競爭對手、擴大市場佔有率、提升盈利的商業社會。在全球競爭之下,甚麼手段、甚麼策略、甚麼培訓、甚麼研究,都會登場。經濟利益比起政治利益、軍事利益都更為重要,直接關係到人的生與死與國家的生與死。一個領袖如不能解決經濟問題,肯定要被他的人民背棄。這壓力是何等巨大!


其實何只領袖,每一個人都在為他的愛欲而戰,為他的利益而戰,社會矛盾增加、噪音增加、緊張增加、衝突增加,最後一定導致破裂。沒有人會有遠見,沒有人會為大局着想,社會已經分化為許多利益集團,互相批評、互相攻擊、互相謾罵、互相踐踏;甚麼和諧、甚麼民主、甚麼妥協、甚麼動人的口號,都不過是合縱、連橫的手段而已。赤裸裸的,其實是利益!


在這樣的社會文化生態中,情哪裏有位置?在對立中、在爭奪中只有勝負,不可能愛你的仇敵。即使是同一個家庭的成員,為了利益關係,也會相視如寇仇。最明顯的,莫如一個略有資產的家庭,父親未死,子女們已開始部署爭產,兄弟相處何只陌路?當利益介入,一切親情、友情、愛情,都會消散。這種傷害,我認為是人對自己的最大傷害。

生命的秘密只有體會


為甚麼?因為人忘記了在現實人性之內,或在人的本能深處,人還有一個願意成長自己、願意超越現實的自己的本性。你可以把它稱為良知,或求真、求善、求美、求成長自己的心,這才能讓我們面對醜惡、面對誘惑、面對困難、面對挑戰,仍然堅定,不畏艱巨,努力學習,提升自己以過關。我們先不要問這心性何來?因為這一問將引發形而上學的探討,如古人所為,結果墮入理性的思辨而有無窮答案:是者非之,非者是之,答案終不可得。生命的秘密只有自我體會,人對自己的反省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有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方法,「窮則變,變則通」,創造從實踐中來。尤其是新生命的創造,更非空言理論者所知。

人能反省,不一定可以過關,但至少你不逃避、不躲閃,你就有承載困難的勇氣,你就有可能從生命深處湧現出力量。

這一份力量,就是情。因為它要求你從現實處境通達到理想的目標,你不要因困難而放棄。這正是你珍惜自己、愛自己的成長的表現。

同一道理,當你看到別人痛苦、別人掙扎、別人無助的時候,你很想鼓勵他、支持他、幫助他、讓他也能過關,以抵達目標,這也是你的情。你的情讓你超越自己,得到更大的空間,通向別的生命,彼此結合起來,這才是愛。

所以情是無私、情是付出,世界有情來流貫,世界才會溫暖,才會美好。若斤斤計較,一味想着成本和效益,情就無處立足,人亦乾枯。

甚麼時候,人才能醒覺要找回失落的情?


原刊《法燈〉334期

對人來說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獨感和擺脫孤獨的監禁。而這只有通過真愛才有可能實現。真愛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給」而不是」得」。「給」是力量的最高表現,恰恰是通過「給」,我才能體驗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愛情的積極性除了有給的要素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是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

自愛不是「自私」,自愛是愛他人的基礎,對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長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愛的能力為基礎的,這就是說,看你有沒有能力關懷人、尊重人,有無責任心和是否了解人。如果一個人有能力創造性地愛,那他必然也愛自己,但如果他只愛別人,那他就是沒有能力愛。

弗洛姆 (1900年3月23日── 1980年3月18日)是德國社會心理學家 ,精神分析學家, 人文哲學家和民主社會主義 。弗洛姆1900年生於一個德國法蘭克福猶太人家庭,為家中獨子。 1918年弗洛姆進入法蘭克福大學學習兩學期法學。 1919年暑假後,弗洛姆進入海德堡大學學習,改學社會學,師承阿爾弗雷德·韋伯(馬克斯·韋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 192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學專攻精神分析學,1925年至1930年間,在柏林精神分析學會接受精神分析訓練。 1930年,他開始臨牀實踐,加入法蘭克福社會觀察學會。納粹在德國執政後,弗洛姆搬到日內瓦,1934年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工作。離開哥倫比亞大學後,在1943年他幫助組建華盛頓精神病學學校紐約分校。 1945年又組建了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學,精神分析和心理學協會。

弗洛姆認為愛是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他相信愛的本質有四大元素: 關懷、責任、尊重和了解。認為「愛情」的經驗只代表一個人未能真正了解愛的本質。弗氏利用聖經裏約拿的故事說明在現今人際關係中,關懷和責任的特質已十分少見。故事講述尼尼微城鎮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惡果,約拿卻不願意去拯救他們。弗稱現代社會的人缺少對別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別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 (左前方),阿多諾 (右前方) 與哈貝馬斯(背景右方),1965年攝於海德堡。法蘭克福學派是以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的「社會研究中心」為中心的一群社會科學學者、哲學家、文化批評家所組成的學術社群。被認為是新馬克思主義學派的一支,其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阿多諾、華特·班雅明、馬爾庫塞、霍克海默、弗洛姆以及第二代的柏格(Peter Burger )、哈貝馬斯等人。


馬庫色《單向度的人》一書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他稱這個社會為「單向度社會」,而生活於其中那些失去反省、批判能力的人為「單向度的人」。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這本書是弗洛姆著,1941年出版。作者在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


人們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有三種原因:(1)大多數人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 (2)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而不是能力問題。 (3)人們不了解「墮入情網」同「持久的愛」這兩者的區別。要掌握愛的藝術,一是掌握理論,二是掌握實踐,三是即要把成為大師看得高於一切。


洛姆認為,愛是一門藝術,要求人們有這方面的知識並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數人認為愛僅僅是一種偶然產生的令人心蕩神怡的感受,只有幸運兒才能「墮入」愛的情網。

本文作者霍韜晦教授,為當代著名思想家、學者,亦為本港及海外多項教育文化事業締造者,如法住機構、東方人文學院、喜耀書屋、喜耀生命教育中心、喜耀粵西學校等。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 才發現自己對愛的固執及害怕.

原來, 世上最恐怖的事是失去,
曾經擁有然後失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